自然资源部通报7月111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
更新时间:2025-08-27 13:07:05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汇总印发了今年7月各地111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并选取编辑10个成功避险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其中云南省共有28起案例上榜,2起案例获全国推广。
7月5日15时,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芒棒镇马家村樱桃树小组发生滑坡。由于当地提前转移群众,避免了2户11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1日16时,腾冲市芒棒镇马家村樱桃树小组一居民发现道路出现开裂变形迹象,立即上报至村委会,随后,信息逐级上报。接报后腾冲市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初步判定该区域存在滑坡风险,并划定了危险区范围,当地紧急组织撤离了受威胁的2户11人。7月5日15时,滑坡发生,导致该处2户房屋受损、村道阻断。
该点虽非地质灾害隐患点,但所在区域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及驻县技术支撑单位持续在此开展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培训,有效提升了群众防灾意识,村民发现变形即上报、主动防灾,使得此次滑坡得以成功避险。
7月22日8时许,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罗布社区土地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发生一起滑坡,因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措施强硬,避免了9户38人可能因灾伤亡。
7月22日2时22分,根据威信县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号,威信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按照“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对辖区内重点隐患区域群众进行全面转移,在隐患风险未解除前,严禁转移人员回流。罗布镇镇政府接到通知后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将该消息通知至辖区内居民。22日7时,威信县罗布镇罗布社区土地组居民观察到后山树木倾斜,判断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随即通过喊叫方式,提醒周边9户38名群众全部进行避险撤离,同时上报情况。乡、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逐级接到险情报告后,随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对危险区域实施管控。8时许,该区域发生滑坡,方量约21万立方米,造成部分居民房屋受损。
云南省通过实施的“1262”精细化预报服务,构建了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的防灾减灾机制,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提供了决策支撑。威信县推行的“1373”应急避险转移工作法,依托邻里协作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此次滑坡发生前,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了受威胁区域群众“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最终确保了所有群众安全。
今年7月,我省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暴雨过程多、累计雨量大,引发大量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线”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强化巡查排查和群测群防工作,闻“汛”而动果断转移受灾害威胁群众,实现多次成功避险。下一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认真学习总结成功避险案例经验,进一步压实防灾责任,切实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临灾避险等工作,严格落实“灾害点+风险区”双控要求,不断建强全域全时地质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